物流基础串讲讲义
物流的定义(中国国家标准定义)(P5)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的定义(P5-P6)
物流管理是在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P7)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原始供应商的关键业务流程的集成,它为客户和其他有关者提供价值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群之间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的控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之间的协同战略关系。
物流的权衡关心
物流的一个关键现象就是对各个活动之间进行权衡,最主要的权衡是客户服务与成本之间的权衡。
物流的7R理论 (P7)
① 恰当的质量(Right Quality)
② 恰当的数量(Right Quantity)
③ 恰当的价格(Right Price)
④ 恰当的商品(Right Commodity)
⑤ 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
⑥ 恰当的场所(Right Place)
⑦ 恰当的顾客(Right Custommers)
现代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P15-18)
① 消费者权力的变化
② 渠道力量向零售业转移
③ 政府管制逐步放松
④ 全球经济一体化
⑤ 技术的发展
物流创造价值的种类
物流直接创造时间价值、地点价值
间接创造占有价值、形态价值
物流创造价值的方法
一、 创造时间效用的三种方式:
1、 缩短时间,创造时间效用
2、 通过弥补时间差创造时间效用
3、 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用
二、 创造空间效用的三种方式:
1、 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空间效用
2、 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空间效用
3、 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空间效用
三、 创造形态效用的方式
流通加工是物流领域常用的手段,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现代特点就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 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货都不是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也同时创造形态效用。
四、 创造占有效用的方式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配销形式中的代受货款、代理采购、金融融资等一系列的新型服务方式的出现,物流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占有价值。
物流按领域的分类 p19
① 社会物流:指以一个社会为范畴超越以家庭为单位的,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② 企业物流: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a)企业供应物流 b)企业生产物流 c)企业销售物流 d)企业回收物流 e)企业废弃物物流
物流按活动覆盖范围的分类 p21
① 国际物流
② 区域物流
企业物流管理关键活动(P29-34)
① 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是指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它整合及管理在预先设定的的最优成本—服务组合中的客户界面的所有要素。
?客户服务负担着捆绑和统一所有物流管理活动的力量。是一切物流系统活动的终极目标。
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是指组织对订单的获取、订单的确认、与客户的沟通、订单的履行以及送达客户等整个系统过程。
?作为客户与组织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它对客户、对服务的认识乃至满意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 需求预测(Demand Forcasting)是企业需求管理的三种核心方法之一,主要是准确地了解产品需求将会是多少,对包括确定客户在未来某个时点所需要的产品数量需求及其伴随的服务需求进行预测。
?对企业运作的所有方面,特别是营销、生产和物流方面的管理都很重要。
③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味现代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所有物品和材料,以满足客户和制造两方面的需求。
?库存管理主要是如何在保持高水平顾客服务水平的一定情况下,制定最小持有库存水平。库存管理涉及持有的库存水平和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之间的权衡。
④ 物流信息(Logistics Communications)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及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是整个物流过程和企业客户之间极其重要的联系桥梁。
⑤ 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是指包括了一个工厂或者仓库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或制成品的各种位移。
?物料搬运环节也是物流系统中最浪费时间的活动之一。物流功能要素的装卸搬运功能就是属于物料搬运的另一种说法。
⑥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是指包括产品退货管理、废弃物管理、维修零部件支持的物流活动;也是最新物流管理所关注的潜在的改善区域。
⑦ 工厂和仓库选址(Plant and Warehouse Site Selection)是指在所有物流活动可以进行之前,对工厂和仓库进行设施选址决策就应该已经制定了,它是所有物流活动的先决条件。
?工厂和仓库选址直接影响到物流的效率。
⑧ 采购管理(Procuoement Management)是指为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需求而获取物品和服务的所有必要活动。
?采购管理是物流进货管理的重点,随着商品及服务外包的增加,采购在组织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购管理的重点是从组织外购买原料以及服务来支持公司的生产、营销、销售以及物流等运作的过程。
⑨ 运输(Traffic and Transpotation)是实现物料以及商品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甚至到最终处理点的位移。是物流的一个主要的活动。
?配送(Delivery)是短途运输的一种表现。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以及电子商务交易的普及,配送管理将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工作。
⑩ 仓储(Warehouse and Storage)是通过物品的保存来支撑时间和地点的效用。物品可以在需求地保存,然后再进行运输。
?包装(Packing)是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包装既可以作为一种广告、营销的形式,又可以对产品起保护、存储作用。包装可以向消费者传递重要信息。美观合意的包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物流总成本(P34)(如成本图)
?物流总成本 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
1)客户服务成本 2)订单与信息处理成本 3)运输成本 4)仓储成本 5)批量成本
物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支柱作用 2)支撑作用 3)改善经济运行质量 4)改善产业结构
物流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降低成本 2)提高服务 3)提高利润
物流障碍理论(P38)
?①社会的障碍 主要由于是生产的主体和消费的主体存在所有权的不同而产生的;②时间的障碍 主要由于是生产的时期和消费的时期存在时间上的不同而产生的;③空间的障碍 主要由于是生产的场所和消费的场所存在地点上的不同而产生的;
物流对企业的作用 (P47)
① 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②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③物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物流和企业职能之间的关系(P49-52)
三种营销向导:1、市场向导 2、产品向导 3、销售向导
四种营销要素:1、产品 2、价格 3、促销 4、地点(最主要)
物流对营销职能的影响主要是营销四要素的地点要素上,物流对生产职能的影响主要是在生产运营时间的保证、季节性需求、原材料管理、包装技术以及相关的库存管理技术;物流对财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客户服务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销售增加;因采购批量订购以及物料管理的水平所带来的采购成本下降,因物流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管理费用的下降,以及因库存管理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库存成本下降;物流对战略职能的影响主要在时间上的快速响应战略,服务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化战略,已经整体协同效率所带来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物流系统的定义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物流各要素之间是存在有机联系的综合体。这个总体构成十分复杂,其内部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各种组成部分。这个总体的特定功能,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以及合理化。
物流系统的特征(P62-P64)
?物流系统的客观存在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物流系统属于社会系统的中间范畴
?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物流系统的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
物流系统的要素
一、 一般要素:1)物的要素 2)人的要素 3)资金要素 4)信息要素
二、 功能要素:1)包装要素 2)装卸搬运要素 3)存储要素4)运输要素 5)流通加工要素
6)物流信息要素 7)配送要素
三、支撑要素:1)法律要素 2)行政命令要素 3)商业习惯要素 4)标准化要素
四、物质基础要素:1)基础设施要素 2)物流装备 3)物流工具 4)信息系统 5)组织与管理
制造业物流系统的特征
1、 工厂是物流系统的出发点和接受点
2、 物流中心越少越好
3、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批发业物流系统的特征
1、 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2、 物流中心的增值服务是物流系统的心利润点
零售业物流系统的特征
1、 配送中心的建设是关键
2、 减少缺货损失
3、 及时交货
4、 供应管理与品类管理师关注的重点
物流系统分析的角度
1、 按系统的流入和流出划分
2、 按成本划分
3、 按结点、链条和网络划分
4、 按渠道划分
物流系统设计的步骤
1、 确立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 长期、中短期
2、 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 定性的方法以及定量的方法
3、 分析相关的问题 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完成设计;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运行状况及时调整
改善物流系统的四种办法(P83)
?改善成本与服务,改变物流系统
?提高物流服务,取得竞争优势
?采用成本对策,改善物流服务
?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系统设计的考虑角度
1、 重新构造新的物流系统
2、 在现有物流系统上进行改造
物流系统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
1、 物流系统管理的关键是关注输出的“结果”
2、 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必须按照顺序进行管理
3、 物流系统操作和过程必须在有需要的时候
4、 物流系统管理受空间因素的约束
5、 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实行权衡管理
包装的特性:保护性、单位集中性、便利性
包装的功能:保护商品、方便物流、方便消费、促进销售
包装的分类:商业包装和运输包装(按照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装卸搬运的特点: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支持性、保障性的活动,衔接性的活动,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无效的种类:过多的装卸次数、过大的包装装卸,无效物质的装卸
运输的基本模式(分类)
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类(P115-P116)
1. 管道运输,是指利用管道运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2. 航空运输,是指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
3. 公路运输,是指主要使用汽车,也使用其他车辆在公路上进行客货运输的一种方式。
4. 铁路运输,是指使用铁路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
5. 水路运输,是指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
运输线路的种类: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城市内运输及厂内运输
运输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多式联运
不合理化运输的表现:
返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及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储存的逆作用:
固定费用的支出、机会损失、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保险费用支出及可变工作费的增加
三种储备的种类:生产储备、消费储备、流通储备
三种储备的管理方法:集中储存、分散储存、零库存
流通加工的作用:商品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优化系统的作用
流通加工的类型:
深加工、服务性加工、保护性加工、方便运输的加工、促进销售的加工、生产前加工及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加工。衔接运输方式的加工、增值性加工、生产流通一体化加工。
包装合理化三要素:防止包装不足、防止包装过剩、根据物流特性来确定包装方式
装卸合理化要素:防止无效装卸、充分利用重力的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和提高物品的装卸搬运活性。
运输合理化得方法: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及运输费用
运输合理化得有效措施: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减少能源投入、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运输分流、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发展特殊的运输技术和工具以及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储存合理化的标志: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及费用标志
存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P128-P131)
1. 加快存储的周转速度
2. 整体系统优化
3. 实施重点管理
4. 采用有效地“先进先出”方式
5. 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6. 采用有效地储存定位系统
7. 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8. 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
9. 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10. 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
11. 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
流通加工不合理化的表现:
1. 地址设置不合理
2. 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3. 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4. 加工成本过高及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
2. 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3. 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4. 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5. 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物流社会化的趋势: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流通领域的专业分工
物流社会化的形态:物流需求社会化、物流基础平台社会化、物流服务社会化、业务外包-委托承包方式
物流服务的对象:制造业、流通业、其他
物流服务的宗旨:以客户为中心
物流服务方式:基本服务、增值服务、高级物流服务
物流网络的构造:物流线路、物流结点
物流线路:广义指所有可以行驶的和航行的陆上、水上、空中路线
狭义仅指已经开辟的,可以按规定进行物流运营的路线和航线
1. 铁路线路
2. 公路线路
3. 海运线路
4. 空运线路
物流结点:又称物流接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点之处
物流结点的作用:优化网络、调度资源
物流结点的种类:转运型结点、储存型结点、流通型结点以及综合性结点
物流结点的功能(难点):衔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
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的不同: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1. 规模不同
2. 综合程度不同
3. 服务对象不同
4. 功能不同
5. 运作方式不同
物流基地的功能:
1. 综合功能
2. 集约功能
3. 转运功能
4. 集中库存功能
5. 调节功能
6. 指挥功能
物流服务业的构成:
1. 基础服务业
2. 中介服务业
3. 装备制造业
4. 软件咨询业
5. 企业自营物流
第三方物流:为执行某一个企业全部或者不封物流职能的外部物流服务供应商。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种类:资产型、管理型、综合型
资产型第三方物流(P164)
资产型第三方物流,是指的是进行投资部分甚至全部的资产进行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区别于物流基础服务业的特征是更加具有服务全面性、综合性,利用但不限于公司现有资产进行服务
管理型第三方物流公司(P165)
管理型第三方物流,是指这一类企业一般是通过系统数据库和咨询服务来提供物流管理服务,他们经常以一个子承包运输部门的身份,负责部分或全部客户的相关业务。
管理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来源于货代行业以及货主企业物流组织为多
综合第三方物流企业(P166)
综合型第三方物流,是指这类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一般用有一定的资产,如卡车、仓库等,但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不只局限于使用自己的资产,如果有需要,他们会与其他拥有资产的物流提供商进行合作,以向客户提供全面和系统的物流服务
这种公司重视物流资产的优化使用。并且具有管理型第三方物流在信息组织、管理上的优势。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难点)(P166-167)
信息优势 、专业优势 、规模优势 、服务优势
企业物流外包的优点(难点)
1. 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2. 减少投资降低风险
3. 节约费用降低成本
4. 减少库存
5. 提高物流水平
6. 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物流外包的缺点(难点)(P169-170)
1. 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
2. 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
3. 公司战略机密泄漏的风险
4. 出现连带经营风险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的具体参考因素
1. 企业规模
2. 企业物流活动的性质和地位
3. 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4. 成本和服务水平的衡量
5. 物流职能和企业内部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6. 公司长期的发展目标
顾客价值的种类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客户,根据客户的定义确定客户价值,一般来讲,最终用户(顾客)的价值是由顾客让渡价值所体现,而客户价值直接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上,因此为特定的客户量身定做服务策略是最好的方法。
客户需求的特性
客户需求一般分为初始需求和派生需求,客户服务只有在满足客户的初始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提供针对派生需求的增值服务。而产品或服务的可替代性又是客户需求的一个特征。顾客购买决策涉及很多因素,在企业客户中,成本、服务、时间将是核心因素,最后只有客户满意的情况下,企业的目的才能够达到。
需求管理的难点:
1. 信息传递问题
2. 过多的运用预测
3. 需求信息过多
需求预测的方法
I. 定性预测的方法
A. 德尔菲法
B. 市场调查法
C. 小组讨论法
D. 专家调查法
II. 定量预测的方法
A. 历史映射法
1. 简单预测法
2. 移动平均法
3. 加权移动平均法
4. 指数平滑法
B. 因果关系预测法
回归分析法
客户订单管理的定义
客户订单管理系统是买卖双方交流有关产品订单信息的最基本方式
物流需求的特定因素
在处理物流需求问题时,我们必须考虑四个主要的特定因素,需求的特性、持续的时间、距离因素、目的地因素。
需求预测的组成部分(P196-197)
1. 基本需求
2. 季节性因素
3. 趋势因素
4. 周期性因素
5. 促销因素
6. 不确定性因素
需求管理的方法
1. 通过需求预测管理需求
2. 通过信息技术管理需求
3. 通过客户服务政策管理需求
需求预测的方法论
1. 自上而下进行预测
2. 自下而上进行预测
需求预测的成功原则
1. 减少预测
2. 预测衡量
3. 预测职责
4. 记录实际需求
5. 分享预测
6. 时间时间管理
7. 异常值的确认
8. 快速反应
9. 多层次预测
10. 选择最佳预测模型
11. 检验预测结果
产生预测偏差的原因
1. 信息或资料不正确
2. 预测方法选择不当
3. 预测时间长短引起的偏差
4. 主观判断产生的偏差
客户服务要素
1. 交易前
2. 交易中
3. 交易后
客户服务的改善
1. 客户需求调查
2. 客户分类管理
3. 制定改进方法
4. 实施方案并持续改进
订单处理的流程
1. 订单准备
2. 订单纯属
3. 订单输入
4. 订单履行
5. 订单跟踪
6. 订单结果反馈
预测需要经过六个基本步骤
1. 明确预测目的
2. 确定预测的跨度
3. 选择预测的方法
4. 收集相关的资料
5. 实际预测
6. 检验预测的结果(P199-201)
物流信息的组织部分
物流信息主要有战略层次物流信息、战术层次物流信息以及操作层次物流信息三部分组成
物流信息的特征:信息量大、更新快、来源多样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层次
1. 交易层次系统
2. 管理控制系统
3. 决策分析系统
4. 战略计划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
1. 条形码技术
2. 销售点数据收集系统
3. 射频技术
4. 全球定位系统
5.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6. 数据库管理
7. 数据源管理
8. 地理信息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定义:
EDI是一种为实现大量传输而在企业之间采用标准化文件格式通过计算机进行商务文件交换的一种方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两个企业信息交换电子化,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数据通讯交换方式。通信和信息标准对于EDI系统至关重要。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师指以数据处理和传递完成交易。这些数据可以是文本、声音、图像或者通过开放式的网络,或者通过封闭式的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并达到交易,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三种模式。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
1. 系统软件
2. 应用软件
3. 计算机系统平台
电子数据贾环系统数据的种类
1. 贸易数据
2. 托运数据
3. 技术数据
4. 问讯答复及资金数据
数据源的管理
数据来源是否正确、适时直接影响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一般来讲,数据来源是订单处理系统、公司记录、行业数据、管理数据四种
电子商务的应用:B2B、B2C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应用使企业与顾客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订单数量不断的减少,订单频率快速的增加,这对物流系统提出了挑战,如何准确地完成订单,并使整个供应链柔性化是未来关注的焦点。另外,由于电子商务产生的退货率逐渐上升,如何管理因退货而引起的逆向物流系统也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采购的定义:为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需求而获取物品和服务的所有必要活动。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P259)
1. 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必选的方法之一
2. 时间和质量的控制对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性
3. JIT生产模式的出现
4. 全球化市场竞争所引起的跨国采购
5. 企业经营对资产回报率的重视
采购管理的任务:主要是获得恰当的物料、数量适当的物料,以恰当的时间发送到恰当的地点,并要确保是由合格的供应商提供这些物料。同时还要保证采购方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当然必须有合适的价格,保证整个企业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
采购的三个层次
1. 交易管理,简单购买
2. 采购管理
3. 战略性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采购管理流程
1. 接受需求(用料部门的请购单)
2. 需求评估(收集相关的信息)
3. 采购决策(外购还是自制)
4. 确定采购类型(编制计划)
5. 进行市场分析(收集信息)
6. 搜寻供应商(选择相关的资源)
7. 评估资源(供应商评估)
8. 筛选供应商(协商谈判)
9. 确定供应商(签订合同)
10. 接受产品的发运和服务(物流配送和入库)
11. 进行购买后的表现评价(审核并付款)
采购的外部关系种类
1. 保持距离的松散关系
2. 合作关系
3. 密切协作关系
4. 战略伙伴关系
采购的内部关系种类
1. 确定需求时期(战略计划制定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
2. 质地更规格要求时期(研究部门、质量部门、设计部门)
3. 供应商选择时期(生产部门、设计部门、质量部门、材料管理部门)
4. 合同签订时期(财务部门、法律部门、健康和安全部门、商业计划编制部门)
5. 货物交付要求时期(储存部门、库存管理部门、配送运输部门)
采购周期的决策
主要由订货周期的长短来决定,订货周期的四种主要活动是安排订单、处理订单、按订单备货和按订单发送。
采购数量的决策
定量订购法、定性订购法、固定订购法及可变动的订购方法
采购价格的决策
I. 采购价格来源
A. 商品市场价格
B. 价格目录
C. 招标报价
D. 协商报价
II. 定价方法
A. 成本定价法
B. 市场定价法
III. 折扣的方式
A. 现金折扣
B. 商业折扣
采购商品的决策
1. 原材料、敏感性商品
2. 特殊商品
3. 标准商品
4. 低值易耗品
供应商选择的决策
1. 质量
2. 可靠性
3. 能力
4. 财务能力
5. 态度与服务
6. 地理位置
采购方式的决策
1.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
2. 现货采购和远期合同采购
3. 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
4. 招标采购
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
规格、价格、数量与时机、市场考虑因素、供应连续性、产品开发及价格
JIT管理的概念(P281)
零库存采购(Just in time,JIT)是采购库存管理方法中讨论最多的一种方法,也是采购环节与生产环节连接最紧密的管理方法。零库存采购就是将企业采购环节中的库存保持到最低的水平,甚至为零。
JIT基本思想:通过严格管理,杜绝生产代工,多余劳动、不必要搬运、加工不合理及不良品返修等方面的浪费,达到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
JIT系统的实际应用:
1. 看板管理系统
2. JIT配送
3. 均衡化生产
4. 全面质量管理
JIT实施要点
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
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
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
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
零库存概念四个主要要素
1. 无库存
2. 备货期短
3. 高频率小批量补货
4. 高质量和无缺陷
电子采购的优点
1. 降低了采购运营成本
2. 减少了电子资金转账的文书工作
3. 减少采购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 减少了供应商搜寻时间,提高效率
5. 增进了信息交流
电子采购的缺点
1. 安全性问题
2. 买卖双方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
3. 技术问题
4. 知识接受能力
库存的作用(P293-294)
1. 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2. 平衡需求和供给
3. 专业化生产
4. 防止不确定性造成的波动
5. 在整个供应链中起着缓冲器的作用
库存的逆作用(P294)
1. 库存造成资金积压,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2. 潜在投资利润的损失
3. 由于库存物品价值变化,造成利润降低
4. 影响新产品的市场
5. 增加了储存成本
6. 降低了物料搬运的效率
库存的分类
I. 按经济用途分类
A. 商品库存
B. 制造业库存
1. 原材料库存
2. 在制品库存
3. 维修库存
4. 产成品库存
5. 消耗品库存
II. 按物品所处状态分类:分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
III. 按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
A. 经常库存
B. 在途库存
C. 安全库存
D. 投机库存
E. 季节性库存
F. 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G. 促销库存
库存管理的定义:
根据外部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订货方法、订货数量以及订货时间。
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存货量与订购次数的均衡。
库存管理的总目标:
以最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所期望水平的服务。
影响库存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1. 采购成本
2. 库存持有成本的种类
A. 空间成本
B. 库存服务成本
C. 资金成本
D. 库存风险成本
3. 缺货成本:指当客户下达订单,但所订货物无法及时供货时,就产生了缺货成本。缺货成本分为失销成本和延期交货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的种类(计算):
I. 库存投资的资金成本
A. 直接成本法
B. 完全成本法
II. 库存服务成本
A. 税费
B. 保险费
III. 空间成本
A. 工厂仓库费用
B. 公共仓库费用
C. 契约仓库费用
D. 公司自营仓库
IV. 库存风险成本
A. 报废成本
B. 短少成本
C. 破损成本
D. 重迁移成本
库存价值的记录方法
I. 先进先出法
II. 后进先出法
III. 平均计价法
IV. 标准计价法
V. 市场计价
库存控制的定义:以控制库存为目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它是对企业库存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主要工作。
库存管理ABC方法、步骤,分类后库存管理方法:
按照需求量的大小;按照需求量乘以单项产品成本,得出某一产品需求的价值。
步骤:1、确定统计期;2、收集数据;3、处理数据;4、制定ABC分析表
ABC分类把库存分为三类:高价值少量的、中等价值中等量的、低价值大量的。
例如:A类:10%的量占有70%的总价值(严格的控制、每月盘点一次)
B类:20%的量占有20%的总价值(中等程度控制、每三个月盘点一次)
C类:70%的量占有10%的总价值(最小程度控制)
定量订货法:指当库存下降到预先设定的订货点时,按预定的批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
(一) 控制订货点
1、 订货警戒点:将一个特定的库存水平作为订货点
2、 双箱法:库存放在两个箱子或其他容器里,以一个箱子的量作为补充库存量进行订货,当第一个箱子空时,需要补充订货。收货后,物品用来补充第一个箱子,多余的放在第二个箱子里。物品的消耗量低且稳定时使用这种方法最合适。
3、 三箱系统:除了二箱之外,还有一个存放安全库存的箱子。
(二) 控制订货批量
1、 经济订购批量:
Q* = SQRT(2*DS/C)
Q*-- 经济订货批量
D -- 商品年需求量
S -- 每次订货成本
C --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
2、 再订货水平(ROL)
ROL=前置期内的平均需求+安全库存数量
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和目标
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包括一套逻辑性的程序、决策规则和记录,它设计用来把主生产计划(MPS)转变成具体的时间段净存货需求,并及时对这一计划的每一部件的需求进行计划。
MRP系统针对每一存货单位(SKU)的净需求进行计划,根据主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的项目、库存状态和物料清单(BOM),模拟未来库存状态,编制计划清单并按前置期下达,以避免未来生产中出现缺货的现象,保证生菜计划的顺利实施。
目标:
1、 保证原材料部件的供应
2、 保持可能的最低存货水平
3、 制造活动、送货和采购活动的计划。据此MRP系统考虑当前和计划的零件和存货的数量,也考虑计划所需的时间。
1、 主生产计划(MPS)
2、 物料清单(BOM)
3、 库存文件(ISF)
4、 物料需求计划(MRP)
5、 结果与报告
配送需求计划(DRP)
是决定企业产品库存的要求水平,保证企业产品的供应来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程序。
DRP的目标:配送中的作业,主要是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情况按时送货,同时也包括根据企业产成品的库存情况组织制成品的入库;也就是说配送中心的业务除了要保证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还要进行科学地订货进货、控制库存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配送中心的业务类型决定着DRP系统的结构、
1、 库存管理
2、 质量控制
3、 预测仿真
4、 运输管理
5、 采购管理
6、 计划、调度管理
7、 订单管理
8、 数据库接口与数据传输
运输的定义:指承运人实际完成的“人”或“物”的物理上的移动。
运输的作用:是克服产品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的障碍。
运输的主要功能:将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制定的地点。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选择运输方式必须根据企业运输需求的定位,铁路运输具有运输成本低、运输速度快、运输的一致性好的优点,但缺乏运输的灵活性。公路运输具有公路运输有速度较快、可靠性高和对产品损伤较小的特定。
运输管理的定义(P331)
运输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完成物品的运输任务(运输的主要目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物品的损失必须减少到最低水平。
通过物品的位置移动,运输对产品进行了增值,产生空间效用,运输成本构成了物品价格的一部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客户满意是运输管理的核心内容。
运输管理基本原则(P331-332)
对运输业务进行集中控制的方法,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同时要注意运输距离和运输灵活性。
?集中控制 ?规模经济 ?灵活性 ?距离经济
运输管理的主体因素(P332-333)
?托运人 ?收货人 ?承运人 ?货运代理人 ?监管人
运输管理其他因素(P333)
运输作业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运输成本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以及运输的一致性。
?运输成本主要是指为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运输活动所支付的费用的总和,以及管理和维持货物位移的有关费用。
?运算速度是指完成从起运点到客户运输目的地之间运输作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运输的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装云中履行某一特定的运输所需要的时间,与原定时间或与前几次运输所需时间的一致性。它是运输可靠性的反映。
承运人的分类一般分为两种:
按法律地位或经营权可分为:公共承运人、合同承运人、豁免承运人、自营承运人以及管制承运人
按提供服务的内容分为:单一方式的承运人、多式联运承运人、小件货物承运人及运输代理人
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P336-338)
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为运输距离、运输的装载量、运输产品的密度、运输空间的利用率、搬运的难易和运输的责任,以及相关的市场因素。
A距离因素
B装载量因素
C产品密度因素
D空间利用率因素
E搬运的易难
F产品责任因素
G其他市场因素
① 种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以及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
② 场的位置;
③ 府对承运人限制的现状和趋势;
④ 输活动的季节性等。
运输成本结构
1、 变动成本
2、 固定成本
3、 联合成本
4、 公共成本
定价策略
1、 按服务成本定价
2、 按运输价值定价
3、 综合定价
运输费率的制定
1、 分类费率
2、 特殊费率
3、 合同费率
运输单据------海运单据(P340-342)
① 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
② 海运单(Seawau Bill)
③ 电子提单
④ 海运托运单(Booking Note)
⑤ 装货单(Shipping Order)
⑥ 大副收据
海运提单的作用(P340)
① 提单是海上运输合同的证明
② 提单是承运人出具的接收货物的收据
③ 提单是承运人交付货物的单据,是提货凭证
运输单据----其他单据(P342-343)
一、 铁路单据:1.国际铁路联运运单,2.承运货物收据(Cargo Receipt)
二、 航空运输单据:1.主运单(Master Air Way-bill),2.分运单(House Air Waybill)?多式联运单据
运输部门的主要职责(P344-346)
1. 审计运输运费管理
2. 索赔运输损失管理
3. 制定车辆运营计划
4. 承运人的选择和费率谈判
5. 承运人的管理和评估
6. 跟踪和处理
配送的特点:
1、 配送是送货、分货、配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
2、 配送的全过程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证
3、 配送时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
配送的分类
一、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来分类
1、 商店配送
2、 配送中心配送
3、 仓库配送
4、 生产企业配送
二、 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来分类
1、 单(少)品种大批量
2、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3、 配套成套配送
三、 按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来分类
1、 定时配送
2、 定量配送
3、 定时定量配送
4、 定时、定线路配送
5、 即时配送
6、 限时配送
四、 按加工程度不同来分类
1、 加工配送
2、 集疏配送
五、 按经营形式不同来分类
1、 销售配送
2、 供应配送
3、 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
4、 代存代购配送
配送的基本环节
一、 备货
1、 备货即指准备货物的系列活动
意义:它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环节,又是决定配送成败与否、规模大小的最基础环节。同时也是决定配送效益高低的关键环节。如果备货不及时或不合理,成本较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整体效益。
2、 备货的具体活动内容:
A、 集货(取货)
B、 储存货物:暂存形态和储备形态
二、 理货
1、 理货是配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配送区别于一般送货的重要标志。
理货包括货物分拣、配货和包装等项物流功能活动
2、 货物分拣的主要方式
A、 拣选式配货
B、 分货式配货
C、 分拣式配货
3、配货:指将配送中心中存入的多品种商品,按多个用户的多种订货要求取出货物,并分放在指定的货位,完成各用户的配送之前的货物准备工作。
4、配货加工:是配送企业在配送系统内,按用户要求,设立加工场所进行的加工活动。
三、送货(发送)
1、制定送货计划
2、配送线路的选择:明确是以距离最短作为选择标准还是以成本最小作为选择标准
A、起点与终点不同的线路决策
B、起点与终点相同的线路决策
3、车辆配装
4、送货信息的反馈
5、车辆管理
仓库的定义:是在物流系统中为企业储存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场所
仓库的目的:促使物料及时从供应商运送到客户,以满足客户的即时需要
仓库的种类:
1、 原材料以及零部件仓库
2、 在制品仓库
3、 成品仓库
4、 配送中心或配销中心仓库
5、 订单履行中心仓库
6、 区域性仓库
仓库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1、 运输整合
2、 产品组合
3、 直接转运
4、 服务功能
5、 偶发事件的防范
6、 平稳化
基本的仓库决策(P378-381)
1、 仓储产权---采用自营仓储还是公共仓储?
2、 仓储方式---采用集中仓储还是分散仓储?
3、 仓储面积—采用多大的面积?
4、 仓储选址---到那里选择仓库?
5、 仓储布局---仓库内部应该如何规划?
6、 仓储种类---摆放什么品种的货物?
7、 雇员的安全---如何保证雇员的工作安全?
8、 仓储设备---选择什么仓储设备?
仓库操作的两个基本活动(P381-382)
?储存活动储存操作大概是最显著的仓库操作?搬运活动
1. 从运输网中接收货物运入仓库(入库物料搬运)
2.将货物运到仓库的特定位置(库内物料搬运)
3.按顾客要求选出特定的货物进行组合,或为生产选择好原料(流通加工物料搬运)
4.将货物装车,准备送到顾客手中或生产线上去(出库物料搬运)
物料搬运的主要管理目标(7项原则)
1、 通过有效的物料搬运设计提高仓储的有效容积
2、 通过有效地物料搬运设计将仓库走道空间最小化
3、 减少物料搬运货物的时间,提高效率
4、 通过减少商品处理时间改善物料搬运
5、 通过创造有效的工作条件改善物料搬运
6、 减少人工操作改善物料搬运
7、 改进物流服务改善物料搬运
物料搬运的四个要素
1、 运动
2、 时间
3、 数量
4、 空间
仓储决策的方法以及流程
1、 仓库的产权决策
2、 集中仓储和分散仓储决策
3、 仓库的大小和选址决策
4、 仓库的布局决策
5、 存货种类
6、 雇员的安全
采用公共仓储的优点
1、 有限的资金投入
2、 灵活性
采用自营仓储的要素
1、 可变成本低
2、 固定成本高
3、 存储量
4、 稳定的需求
5、 市场集中地区
6、 控制力度强
7、 多用途
影响公共仓储费率的主要原因
1、 产品价值
2、 易碎性
3、 对其他货物的破坏
4、 存储量和存储的规律性
5、 重量密度
6、 服务
配送中心管理
1、 配货
2、 送货
3、 库存管理
4、 客户服务
配送中心结构
1、 接货区
2、 储存区
3、 理货、备货区
4、 分发、配装区
5、 外运发货区
6、 加工区
7、 管理指挥区
配送中心的分类方法
1、 按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区分(供应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
2、 按配送领域的广泛程度区分(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
3、 按配送中心的内部职能区分(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
4、 按照配送中心的专业化程度区分(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特殊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
1、 采购功能
2、 存储功能
3、 组合功能
4、 分拣功能
5、 分装功能
6、 集散功能
7、 加工功能
8、 订单处理功能
国际物流的含义
指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1、 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2、 国际贸易促进物流国际化
3、 国际贸易对物流提出的要求(包括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
现代国际物流的特点
1、 物流环境差异大
2、 物流系统范围广
3、 对物流信息化程度要求高
4、 对物流标准化程度要求高
推动国际物流发展的动力
1、 信息技术
2、 经济全球化
3、 区域经济一体化
4、 供应链一体化
国际海洋运输的特点(P415)
1、 运量大
2、 运费低
3、 通过能力大
4、 对货物适应性强
5、 航速较低
6、 风险较大
国际海洋运输的基本要素
1、 船舶
2、 航线
3、 港口
国际海洋运输方式
1、 班轮运输
2、 租船运输
国际航空运输的经营方式
1、 班机运输
2、 包机运输
国际航空运输的优点
1、 运送速度较快
2、 安全性能较高
3、 货物破损较小,同时节省包装、保险费和储存费
4、 准确方便
国际航空运输的确定:运量小、费用高
国际航空运输的组织方法
1、 集中托运方式
2、 联合运输方式
3、 送交业务
4、 货到付款
5、 航空急件传送
国际多式联运的当事人
1、 货方
2、 多式联运承运人
3、 分承运人
国际物流中心的种类
1、 外贸仓库
2、 保税区与保税仓库
3、 自由经济区
国际贸易的常用术语
1、 FOB(船上交货价)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
2、 CIF(到岸价)卖方负责按照通常的条件租船订舱,支付到目的港的运费,并在规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期内将货物装运上船,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卖方必须承担运送货物到买方目的地的所有必须的费用和运费。
3、 EXW(卖方工厂交货)采购员负责安排从供应商到买方地的运输,卖方承担风险最小。
4、 DDP(货到付款)卖方责任最大,卖方承担运输过程中的所有的费用和风险,知道货物送到买方手中。
国际物流的主要单据
1、 海运单据
2、 空运单据
3、 多式联运单据
4、 国际邮包单据
国际多式联运的优点
1、 责任统一、手续简便
2、 减少中间环节
3、 降低运输成本
4、 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有效途径
5、 综合优势明显
国际贸易合同履行的流程
1、 出口流程
1.1 集货与备货
1.2 报验
1.3 催证
1.4 审证
1.5 租船、订舱、装运
1.6 报关
1.7 投保
1.8 制单结汇
1.9 索赔和理赔
2、 进口流程
1.1 开立信用证
1.2 租船订舱与催装
1.3 投保
1.4 审单和付汇
1.5 报关和接货
1.6 验收与拨交货物
1.7 进口索赔
战略通过组织传递的方法
1、 战略目标(The strategic aim)
2、 使命陈述(The mission statement)
3、 具体要实施的任务(The tasks to be carried out)
物流决策的层次
1、 战略层次
A. 生产基地的数量、功能和地点,以及“自制/购买”决策
B. 仓库的数量、功能和地点
C. 工厂和仓库的设备种类
D. 系统中库存量的水平
E. 库存的形式,如原材料形式、在产品形式或使成品形式
F. 运输方法,如自己运输还是合同外包运输
2、 战术层次
A. 在物流体系中选择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运输方式
B. 库存目标和营业额政策
C. 绩效目标
D. 物流流程中货物的路线
3、 运营层次
A. 生产的规模和频率
B. 工厂和仓库之间运货的规模和频率
C. 本地交货的运输路线或安排
D. 不同部门内的人员配置情况
4、 绩效评估和控制
传统组织结构对物流的影响
1、 物流活动目标的影响
2、 物流活动效率的影响
集中典型的物流组织结构
1、 顾问式
2、 直线式
3、 直线顾问式
4、 矩阵式
企业物流成本的分类(P464)
① 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② 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③ 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
④ 相关成本与沉没成本
物流成本的分类方法
1、 以费用范围为基础的物流成本分类
2、 以活动为基础的物流成本分类
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
1、 标准以及标准成本法
2、 完全成本
3、 变动成本法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P466--467)
(一)物流合理化
(二)物流质量管理
(三)物流速度
(四)物流人才
物流质量管理的定义
指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物流过程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划、控制,使物流质量不断得以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物流质量管理的目标
用经济的办法,向用户提供满足其要求的物流质量的手段体系。
物流质量管理的范围(P468--469)
1.商品质量
2.服务质量
3.工作质量
4.工程质量
物流质量的衡量(P471)
(一)物流时间
(二)物流成本
(三)物流效率
物流质量管理的特点
① 管理对象全面
② 管理范围全面
③ 全员参加管理
物流质量指标体系的构成(P471--472)
1. 服务水平指标
2.满足程度指标
3.交货水平指标
4.交货期质量指标
5.商品完好率指标
物流标准化得内容
1、 总体性
2、 配合性
3、 相关性
物流标准化得形式
1、 简化
2、 系列化
3、 统一化
4、 组合化
5、 通用化
物流绩效评估的评价方法
1、 基本业务评估
2、 总体物流的评估
物流发展趋势
1、 供应链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
3、 战略计划
4、 快速反应
5、 有效客户反应
6、 物流成本会计
7、 全球化物流
8、 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与外包
9、 关系营销
10、 虚拟公司
11、 电子商务
12、 绿色营销和逆向物流
更多内容,请查看
更多成人高考学校,请查看“成人高考院校库”